咂鱼汤,可说是博山人的独特发明,在中国尚未听说第二家。前些年开始有个传说笑话:“吆喝厨师咂鱼汤,必定是山东人,吆喝再咂一遍的必定是淄博人,喊着咂三遍的一定是博山人!”
自古以来,博山人是比较讲究饮食烹调之道的,至少在鲁中很有名气。博山的地方名吃小吃也很多,但属一吃多用、巧做新味,咂鱼汤便是其代表作。
咂鱼汤,这咂,其实有杂的含义。这不在原有品尝过的鱼菜口香味尽之余,将鱼头鱼尾等残盘,交厨房进行二次加工制作,主要是加上鲜汤或高汤、辅料、调味品制成鱼汤。这汤中调味品不外乎食糖、料酒、食醋、胡椒、味精等,辅料有香菜、鸡蛋花,上档次可加海米、木耳一类山珍海味。这样一来,新上的鱼汤,味道鲜美,酸甜醇口,开胃爽口,下酒佐餐均受欢迎。此菜妙在废物利用,物尽其用,汤料更鲜,味上加味,但鲜而不俗,令人拍手叫绝。这也符合袁枚《随园食单》中所谓酒醇而荐酸辣,以醒脾开胃和提神的科学道理。
咂鱼汤之举,源自何时,无从考证。博山虽称“山东第二泉城”,“孝水中流,清泉绕屋”,山清水秀,但当地河中仅有少量泥鳅小鱼而已,所食鱼类,或来自沿海,或来自周边湖泊或黄河岸边,鲤鱼等当时就算上品之物,正规宴席都少不了这道菜,意喻礼谊往来年年有余的吉语。但是否有此而引发人们恋恋不舍的去煞费心机,去加汤加料调制新味,还是萌发惜物如金的尝试。至少这些年看来,人们一直有这吃鱼咂鱼汤的习俗。
传说当年,改革开放、市场经济兴起,有的博山人走南闯北,偶尔逢外地就餐有上鱼菜机会,动过几筷子,便吆喝“老板,咂鱼汤!”店家不解其意,等问明白了,还是不会做。于是,有好事者乘酒兴下厨表演示范,待鱼汤做成,非让人家当地店主尝尝不可,众人品尝之后,纷纷赞曰“味道不错!”。甚至有拜师学艺之溢美。看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,博山人的咂鱼汤,也会愈咂愈出新招,愈咂愈有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