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公祠,即范仲淹祠,坐落于东关外、荆山下。范仲淹,宋代著名文学家,江苏人,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(989年)。相传颜神镇是范母谢氏的娘家。范仲淹两岁时父亲故去,随母改嫁到今邹平朱氏家中。因在朱家常受虐待,遂来颜神荆山寺读书。后人钦佩他的政绩和节操,便在他时常驻足的泉边建祠祀之。
范公祠山门北向,是一组以范泉为中心的古代建筑群。二进院落,建筑20余间,布局合宜,错落有致。范泉位于院落中心,泉池长6.7米,宽5.4米,深2.6米,青石砌壁,周护石栏,东栏板上刻篆书“范泉”二字。泉自底涌,水流分三股流出。池北有范公祠范公亭。池西有石影壁,中间正面镌“山高水长”四字,系明天启五年(1625年)淄川名士张中发书。范公祠依山势构筑,始建年代无考。据明嘉靖《颜神镇志》载:“嘉靖二十六年(1547年)立魏怡(颜神镇通判)生祠于范公祠之侧。”可见范公祠最晚在明初已建。
峨嵋山位于城南一公里,为青石山,山上树木多为柏树、刺槐。以“山形秀曲如眉”故名(见民国《续修博山县》。峨嵋山东部,旧时有文昌庙,内有“魁星楼”,塔式三层,上祀魁星神,持笔作欲点状。正殿祀“文昌帝君”,学子们常来朝拜,祈“施恩降福”,实现金榜提名的愿望。魁星楼西峨嵋山中部,有一笔帽形的土石结构建筑,高约两丈,古名“文峰笔”,也称“文笔”,是为助长当地文风而建。现文笔峰又于山顶东部重建,高10米,座部镶有大理石刻四块,皆为淄博名人书法作品。